“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 是利用科學數據、生物種質與實驗材料等科技資源在國家層面設立的專業化、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屬于基礎支撐與條件保障類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具有優質科技資源有效集成,提升科技資源使用效率,為科學研究、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提供共享服務的屬性。生物所種質資源保存創新團隊長期承擔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云南分庫運行服務項目任務,圍繞國家及云南省現代種業發展與鄉村振興重大需求,面向育種單位、企業、個人等,開展云南特色農作物種質資源共享利用服務。
為實施2022年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云南分庫項目暨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科技創新聯盟資源展示工作,2022年8月25日,資源保存創新團隊在團隊首席蔡青研究員帶領下,赴玉溪開展“優異高粱種質資源田間展示”,與服務對象--功能作物創新團隊雜糧課題組共同開展了田間調查和優異種質田間評價篩選。
現場展示了云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存庫收集保存的450余份高粱種質資源,這批資源最早收集于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來自省內安寧、賓川、呈貢、澄江、楚雄、大理、大姚、風慶、福貢、富民、富寧等70多個縣(市)。很多已從生產上消失,是珍貴的云南地方品種。從本次在玉溪種植的生長情況來看,呈現出異常顯著的豐富多樣性,特別是穗型、穗色和株型等,雜糧課題組負責人王莉花研究員表示能從中篩選出在產量、抗性、觀賞或掃帚用途等多種不同類型的優異資源,為下一步品種選育奠定了良好基礎。所有成員在現場對450余份高粱種質資源進行了產量、抗病性、生育期、飼用、特用等重要性狀的田間鑒評,初步篩選出多個優異資源。本次活動不僅是對種質庫服務質量的追蹤與成效的反饋,更加充分體現種質資源庫對產業發展的基礎性支撐作用。為更好提升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云南分庫暨云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存庫服務能力,推進種質資源開放共享,加快優異資源挖掘利用效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審核:程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