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云南省高原特色農業和綠色食品牌戰略,不斷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增強學術氛圍,啟迪創新思維,緊跟學術前沿,總結研究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經驗,鼓舞全所職工更攀科學高峰,在“對標先進,爭創一流”主題實踐中進一步促進研究所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及人才團隊等方面的發展,為黨的二十大獻禮,生物所“2022年學術年會暨建所30周年學術研討會”于2022年8月18-19日在我院召開,會議分為交流座談、院士和專家學術報告會兩個階段,會議分別由生物所黨委書記劉光華、所長丁銘和副所長程在全主持。
我院龔加順副院長到會致辭,向生物所建所30周年表示熱烈祝賀,對歷屆所領導和全體生物所人為研究所各個時期發展默默奉獻的同志們致以崇高敬意。龔副院長指出,30年的生物所正處于“而立之年”,正處在干事創業的好時期,他希望生物所在深厚積淀的基礎上,以此次學術年會為契機,面對國家種業振興計劃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科技需求,做好發展定位,進一步凝練目標,總結經驗,在生物技術前沿和特色農經作物種質資源的發掘利用上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始終做到技高一籌和勇攀高峰,不斷促進和拓展研究所在學科領域的發展空間,增加職工的獲得感與幸福感,團結帶領全所職工發奮圖強,共創新輝煌。
會議邀請了原所顧問及部省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吳自強研究員、黃興奇研究員、樊永言研究員、戴陸園研究員、中國農業科學院植保所周雪平教授、中國農業大學植保學院于嘉林教授、楊發和副院長、寸守銑研究員、李成云研究員、黎其萬研究員、隋啟君研究員、李紹平研究員、李根澤研究員、楊華書記、曲華峰書記等領導和專家,生物所全體職工和全院線下線上共計400多人次參加了會議。
交流座談會環節,丁銘所長首先向大家匯報了生物所的基本情況,從歷史革沿、基礎條件、人才團隊、學科方向、重大成果、存在問題及發展規劃方面進行了介紹。所六個創新團隊首席分別向大家介紹了團隊研究方向、發展定位和重要工作進展。隨后,各位專家和領導對生物所的工作進行了悉心指導。大家對生物所30年來所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和祝賀,對存在的問題、遇到的瓶頸出謀劃策,對生物所的定位、學科發展方向和目標凝練給出了十分有益的建議。特別是各位老領導和老專家回憶起院所30年來的發展變化和重要歷程,回憶起當年投身工作的奮斗和親歷,無不體現出愛院愛所的情意深深,無不體現出投身農科事業的豪情壯志,他們身上所散發出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了與會科技人員,大家一致表示要學習榜樣的力量,銘記教導,在新時代的農科事業中勵精圖治,為院所新發展添磚加瓦。
院士和專家學術報告會環節,張克勤院士親臨會場為大家做了“微生物防控線蟲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的精彩報告,美國科學院院院士、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院長鄧興旺教授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寧波大學植物病毒學研究所所長陳劍平教授在線上分別為大家做了“為中國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和“小荷尖尖才露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初創期的寧大植物病毒學研究所”精彩報告。四川農業大學王文明教授、武漢大學何光存教授、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盧新雄研究員、清華大學俞立教授、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李承道教授分別從各自研究領域所取得的重要進展,為大家帶來了有關免疫與產量性狀網絡協調、水稻抗褐飛虱基因發掘與育種利用、國家作物種質庫安全保存研究與人才團隊建設、細胞遷移體的生物合成到膜修飾以及大麥分子育種方面的學術盛宴。院士和專家們的精彩報告,對于與會科技人員的思維啟迪,對于生物所的研究方向和學科發展有重要指導作用。
30年彈指一揮間,今天,生物所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院黨委和行政的各項決策部署,轉作風,強效能,扎實推進工作,全面融入鄉村振興,為我省高原特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綠色食品牌打造,為實現國家農業現代化再立新功。(審核:丁銘)
龔副院長致辭并講話
會議現場
諫言獻策
院士專家做報告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