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6日在《Science》第377卷6606期eLetters欄目,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曾亞文研究員等在線發表評論“Barley-related Industry as the Cornerstone of Health for Human and Animals”(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d6362)。該評論指出,禾草類作物(如大麥、薏苡等)擁有2000多萬年的歷史,為人類提供了最多的熱量和眾多的挑戰。大麥于1700多萬年前從山羊草屬節節麥(Aegilops tauschii Coss.),小麥屬烏拉爾圖小麥(Triticum urartu Thum.ex Gandil)和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中分離出來,而薏苡為1041多萬年前從高粱中分離出來并在新石器時代馴化成禾谷類作物。人類將禾草類植物作為食物、飼料、飲料和建材而廣泛種植。大約12000種禾草類植物基因組本質上是高度相似的,并且一些物種對人和動物的健康有相似的功效,比如大麥和薏苡。在中國財政部和農業農村部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等資助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寧蒗彝族自治縣科技特派團(寧蒗團)已幫扶14個農業主導產業,如大麥青稞、燕麥、蕎麥、馬鈴薯、綠肥、蘋果、牧草、肉牛、牦牛、絨毛用羊、肉羊、中藥材、肉雞、生豬、高原紅米等。寧蒗團將構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產業融合樣板與功能食品作物引領高原特色功能農業產業發展。
草地約占陸地生物圈的40%,是全世界超過10億人口的生計來源,因此認識到何時和如何修復這一生態系統對恢復被破壞或退化的草地生態系統顯得尤為重要。中國衛健委目前公布了110種藥食同源物質(功能食品作物),這些功能食品作物作為日常保健品,將撬動萬億元的食療產品市場,其中大麥和薏苡兩種禾草類作物是中國110種藥食同源物質用量最大的功能食品。草地碳匯儲量占全球陸地碳匯儲量的三分之一,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土壤碳匯。而改善放牧管理和生物多樣性修復可以為全球草地生態系統應對自然氣候變化的機制提供低成本和高碳匯收益的選擇。寧蒗縣不僅擁有豐富的約占全國55%的功能食品作物,還有237133公頃的天然可利用草地;不僅可以通過放牧生產功能性羊肉(寧蒗黑綿羊和黑頭山羊)和功能性牛肉(寧蒗小黃牛、牦牛),且成為較大的碳匯貢獻基地。
大麥是人類從非洲到亞洲,再到歐洲的遷徙過程中對人體健康及人類文明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大麥籽粒及其苗粉中含有30余種功能成分,兩者均能防治20多種人類慢性病,這歸功于大麥苗粉中γ-氨基丁酸、黃酮、超氧化物歧化酶、鉀-鈣、維生素、色氨酸等功能成分含量高,以及大麥籽粒中β-葡聚糖、多酚、阿拉伯糖基木聚糖、植物甾醇、生育酚和抗性淀粉等功能成分含量高。從非洲上新世古人類到現代人類飲食中所依賴的功能性成分與水果/樹葉中的多酚、蘑菇/堅果中的多糖,以及嫩草/種子中的γ-氨基丁酸等可以預防慢性病的活性物質息息相關。氣候變化所引起的食物短缺和生存困境是早期人類進化的原因,這與人類從非洲到亞洲再到歐洲的遷徙過程中,極端環境導致大麥苗草中能提高智力的γ-氨基丁酸含量急劇增加有關。薏苡及其提取物中含有30種成分,人類、動物及細胞系試驗揭示其具有20多種健康功效,并已進一步揭示了其中六種主要功能性成分(油類、多糖、酚類化合物、植物甾醇、薏苡醇和抗性淀粉)對抗疾病的作用機制。綜上所述,無論是大麥苗粉和大麥籽粒,還是薏苡均可防治人或動物20余種慢性疾病,為人類功能食品的研發和功能飼料生產畜牧業功能肉類提供參考。
馬鈴薯種薯是寧蒗縣最重要的主導產業,該縣具有高海拔、強紫外線、干凈的空氣和土壤,較好的自然隔離,病蟲害傳播途徑少等特點,因此造就了中國高質量、退化慢的最干凈的馬鈴薯種薯。而六種禾谷類作物(水稻、玉米、大麥、燕麥、小麥、黑麥)與該縣受幫扶的14個農業主導產業有關。寧蒗高原紅米(海拔1800-2750米)已于2021年4月被農業農村部公布為“2021年第一批通過地理標志登記的農產品”。青貯玉米是肉牛最重要的飼料來源,而馬鈴薯-大麥(燕麥、小黑麥、牧草)輪作是解決冬春飼草缺乏的有效途徑。大麥-茄科(煙草、馬鈴薯)輪作可減少病蟲害,減少施肥量,并能提高產量品質和經濟效益。如在寧蒗縣翠玉鄉與煙草后輪作示范種植的云飼麥3號和云飼麥10號,平均產量可達6.45噸/公頃,比當地種植V43品種至少高1.5噸/公頃,增產30.3%。而果園間套種大麥可以控制雜草,并且通過喂養寧蒗高原雞鴨鵝能生產功能性禽肉,從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此外,寧蒗縣另一個主導產業寧蒗2700蘋果(海拔2700-3000米)于世界聞名,且含有較高含量的活性成分。
鄉村振興是中國的國家戰略需求,160個縣被列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寧蒗彝族自治縣是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幫扶產業最多的縣。以禾草類作物如大麥及其青稞、燕麥、蕎麥、高原紅米和其他等優良品種為主示范推廣及其綠色功能強化栽培技術,構建功能食品作物的品種、理論、技術、產品、標準和品牌技術體系,不僅為健康中國做出貢獻和功能肉類的生產提供參考,而且為農作物和畜牧業種養循環對提質增效作出重要貢獻。(審核:程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