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規劃和農村居民、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三農行動計劃部署,按照省科技廳的要求,2022年9月17至20日,生物所黨委書記劉光華研究員帶領由3家科研院所組成的調研組一行9人到文山州馬關縣4個邊境鄉鎮12個邊境村開展產業調研工作,通過相關資料收集、交流座談、實地走訪等方式,了解掌握馬關縣邊境村的自然資源氣候特點、種植業及養殖業發展情況、產業發展面臨瓶頸及科技需求等問題。
通過調研初步摸清了馬關縣與越南老街、河江兩省的箐門、新馬街、黃樹皮、猛康四縣接壤,國境線長91公里,有都龍口岸國家級一類陸路口岸。馬關縣4個邊境鄉鎮多屬亞熱帶混合型季風氣候,立體氣候明顯,低壩河谷炎熱、山腰溫暖、高山溫涼;生物資源多樣,植物種類超1400多種,道地藥材種植面積超41萬畝,產業主要以砂仁、草果等種類為主,其中砂仁種植面積24萬畝、草果種植面積7萬畝,“馬關草果”2021年獲批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熱區還發展有香蕉、沃柑、荔枝等水果及反季蔬菜等產業。
通過此次實地調研,調研組基本把握了馬關縣邊境村農業主導產業現狀、問題、下一步發展規劃及對科技服務的具體需求,有利于下一步根據各邊境村的產業及科技需求提出專家組隊組建及幫扶建議。
此外,9月18日,調研組還應邀參出席了在馬關縣小壩子鎮張家灣村舉行的文山州現代化邊境小康村科普長廊建設啟動儀式,并就科普助力文山州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與發展相關方面進行了對接。(審核:劉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