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生稻在長期自然選擇中孕育了抗病、抗蟲,耐貧瘠、優質等優良基因,這些基因在水稻育種和生產上具有很重要的利用價值。在團隊首席程在全研究員的帶領下,生物所基因資源創新團隊多年來一直致力于云南野生稻資源的發掘與利用,通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獲得了一批在水稻生產上有應用潛力的新品系,其中50余份材料已進行多年多點試驗,2個材料通過云南省水稻品種審定,4個材料獲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權。
陸良海拔1850米,適于開展優良粳稻新品(系)種的鑒定評價和選育試驗,今年團隊在陸良水稻基地共種植粳型材料580余份。為了更好地展示和評價這些材料的田間生長表現和產量潛力,2022年10月11日,基因資源創新團隊在陸良水稻基地組織召開了一場云南野生稻種質創制材料田間現場觀摩會,特別邀請到重慶市農業科學院李經勇研究員、云南省種子管理站李全衡研究員、云南省農業科學院屈云慧研究員和云南農業大學張慧教授4位專家到會進行實地指導。專家組聽取了相關情況介紹,并深入田間進行了現場查看,部分新品系材料長勢喜人:穗大粒多、株高適宜、清秀、無明顯的病蟲害發生、抗性好。專家組對團隊長期堅持的野生稻種質創新工作給予了很高評價,并表示其中部分抗性好、品質優、產量佳的新品系有望作為優良粳稻新品種進行開發和應用,為云南的水稻生產服務。(審核:程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