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部分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概況
一、主要職能
二、部門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九、“三公”經費、行政參公單位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表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一)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情況
(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三)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概況
一、主要職能
(一)主要職能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主要以作物種質資源、農作物生物技術育種、植物病毒研究與應用三大優勢學科方向,建成農業生物資源與農業生物技術兩大重要平臺,是我國南方高原地區特色農業生物資源的生物技術研究、開發、國內外合作交流及人才培養基地。所內建有國家人事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生命科學和技術人才培養基地,與多個高等院校聯合培養博士及碩士研究生。
(二)2020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介紹
1、科技創新任務目標完成良好
(1)項目爭取方面成績斐然。2020年新增科技項目30項,新增項目合同經費1378.57萬元,各類項目到位經費2492.73萬元。
組織申報國家級、省級各類項目48項(其中國家基金項目17項,省級項目27項,亞非青年交流計劃項目4項)。新增科技項目30項,新增項目合同經費1378.57萬元,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總經費88.8萬元),云南省財政廳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項(總經費150萬元),云南省科技廳科技入滇專項(總經費120萬元),云南省基礎研究計劃面上項目3項(總經費30萬元),云南省生物種業重大專項(總經費140萬元),云南省科技廳重大科技專項(總經費50.81萬元),云南省農業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運行經費70萬元,中國農業科學院子項目3項(其中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子項目2項(總經費18萬元),中國農科院創新工程項目1項(經費4萬元),農業農村部現代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3項和綜合試驗站1項(總經費162.5萬元),“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科技人才選派項目21項(總經費42萬元),西山區鄉村振興農業產業化項目1項(經費17萬元),橫向項目11項(總經費165.59萬元)。
(2)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成果和資源工作成績顯著。發表論文81篇(其中SCI收錄22篇,核心期刊55篇),出版專著1部,申報專利11項,獲得發明專利授權7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8項,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大麥品種登記2個,以第二完成單位獲得國家大麥品種登記4個,申請水稻新品種權6項,新收集資源869份,菌種活體保存67份,繁種更新入庫2898份,對外提供資源利用23份。
(3)積極申報科技成果獎。2020年申報成果獎3項,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組織申報2020年云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已公示獲獎);作為參加單位參與申報2020年云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已公示獲獎)。以第五單位獲得神農中華農業科技三等獎1項,獲得神農中華農業科技二等獎1項(個人排名第8)。
(4)學術交流及科技培訓范圍不斷擴大。主辦“數據庫工具使用方法培訓會”、“水稻綠色性狀新種質資源展示交流會”2個會議;承辦“功能性稻麥新品種選育及綜合利用成果鑒定會”,“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體系服務縣域經濟研討會議”,“低緯高原種質資源保存推進會”3個會議,組織64人次參加國內學術交流會,提交大會交流報告或會議論文摘要3份,科技培訓4614人次。
2、各學科團隊的研究工作取得較大進展
(1)低緯高原植物病毒研究與應用創新團隊
在低緯病毒(微生物)的致病機理、微生物與寄主之間的互作機制、不同種類病毒之間的互作、抗菌和抗病毒天然藥物(或微生物菌劑)的篩選及應用于作物綠色防控方面取得了可喜的進展:番茄斑萎病毒在寄主內的分布特征及其可能移動機制;TSWV基因可以誘導囊泡的形成;番茄環紋斑點病毒與其寄主植物辣椒互作的分子機制;番茄斑萎病毒屬病毒與其傳毒介體薊馬互作;番茄褪綠病毒與中國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相互作用;雙生病毒危害機制和防控;完成20畝香料植物種質資源圃建設,引進試種了9個新品種,并在香料植物精油活性評價中發現抑制煙草疫霉菌絲的草果精油;微生物菌劑應用于有機肥制備取得新進展。
(2)農業生物技術與基因資源利用創新團隊
在野生稻資源的保護、利用野生稻進行種質創新、資源鑒定和優異基因發掘方面取得良好進展。特別是在建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野生稻研究與創新中心的建設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新爭取到院士工作站、國家野生稻資源圃、云南省野生稻觀測站,為野生稻研究創立了良好的平臺:基因定位獲得1個元江普通野生稻滲入系廣譜高抗白葉枯病基因Xa45(t);藥用野生稻滲入系構建、抗白葉枯病鑒定及基因定位;獲得BC4F1植株材料,并系統鑒定了BC3F1材料對白葉枯病的抗性,篩選出335個多態性標記;疣粒野生稻泛素化介導云南疣粒野生稻抗白葉枯病機理;國家高原野生稻種質資源圃(云南)建設取得突破,2020年該項目資金到位958萬元(中央投資)已順利開工建設(其中元江備份圃工程已完成過半);野生稻創新能力得到加強,2020年團隊還獲得顏龍安院士工作站和高原野生稻云南省野外觀測研究站,為農作物(野生稻)基因資源利用創造了條件。
(3)云南及周邊作物種質資源評價創新團隊
緊緊圍繞在水稻耐冷性鑒定、抗稻瘟病鑒定、抗白葉枯病鑒定、資源調查收集與評價利用,取得良好進展:水稻毫糯揚抗白葉枯病新基因Xa42(t)的克隆、功能驗證和作用機理分析取得突破;抗稻瘟病基因發掘及分子機制研究,水稻Pid2抗病機制,抗稻瘟病基因Pib、Pikh、Pi5、Pi9在中國及周邊國家的分布;基因編輯獲得純和突變體水稻材料;水稻C4H編碼基因應答雜草脅迫的轉錄調控;完成393份從緬甸、越南、老撾引進稻種資源的白葉枯病抗性鑒定評價及新的抗白葉枯病基因發掘研究,相關結果發表于Genet Resour Crop Evol;農業農村部稻種資源科學觀測實驗站建成投入使用,學科群評估結果為優;完成元江基地早季地方稻資源調查和收種及180份滇西南地方稻資源的秈粳屬性鑒定分析。
(4)作物種質資源保存創新團隊
立足資源的戰略性地位,緊緊圍繞資源的保存、繁殖更新、資源鑒定和科普等方面開展了堅實的工作,取得良好進展:蕎麥褐斑病病原菌的鑒定和生物學特性;金蕎麥黑穗病病原菌的鑒定和發病調查;蕎麥根結線蟲有效防控技術;蕎麥矮桿材料的選育和矮桿性狀遺傳圖譜的構建;完成了冬播燕麥病蟲害發生情況調查;優良品種選育及播期和密度協調的技術建立;玉米、小麥種質資源繁殖評價、鑒定與優異性狀基因挖掘,創制品種(系);云南地方小麥種質資源條銹病抗性及重要農藝性狀評價、鑒定;完成收集保存的小麥資源的系統鑒定評價和優異特異資源篩選;云南鐵殼麥的穗發芽抗性及其機制;405份云南糯玉米種質資源waxy基因研究取得突破,相關結果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發表;完成玉米繁殖更新和種質創新研究;種質資源保存和研究的數字化,“生物資源數字化開發應用—云南農業種質資源數字化應用”項目獲得批復,完成“數據編目培訓”和“數據探查工具培訓”、“農業生物資源共性數據”標準制定和數據填報、調查和統計;完成“2020年生物資源數字化工作量記錄表”編制,探索了區塊鏈技術和AI 智能化技術在資源保存利用上的應用;種質庫保存種質資源的社會效益得到凸顯。
(5)功能食品作物產業技術創新團隊
緊緊圍繞大麥、功能稻米的品種選育,功能作物及食品功能成分及營養機理研究,功能食品作物推廣應用,取得了良好進展:水稻孕穗期耐冷性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究論文發表于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IF=8.154);弄清大麥苗粉六大功能成分(GABA、黃酮、SOD、K-Ca、維生素和色氨酸)機制和大麥籽粒六大功能成分(β-葡聚糖、多酚、阿拉伯木聚糖、植物甾醇、母育酚和抗性淀粉)機制;完成大麥RILs籽??偦ㄉ蘸?QTL 定位;云南稻米功能成分相互作用及其分子機制;作物科學、食品科學及預防醫學交叉建立功能食品作物前沿學科上取得進展;“功能性稻麥新品種選育及綜合利用”公示獲得云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6)食用菌產業技術創新團隊
立足云南的生態優勢和菌種資源優勢,緊緊圍繞育種創新機理、品種馴化、產業化技術體系建立和綠色生態栽培技術的研發,成績顯著:田頭菇個體發育與遺傳學研究取得重要進展,鑒定出孢子發育相關基因gtp1、gtp2、rad5和rad50;建立了羊肚菌基礎種袋栽培技術,并從營養不親和性親和的兩個單孢菌株YPL6-1和YPL6-3中發掘出可應用于羊肚菌育種的相關基因;建立了塊菌原生境資源恢復和仿生種植技術體系;建立了羊肚菌核桃林下栽培、白肉靈芝林下栽培、香菇和木耳引種栽培、特色腐生菌林下人工促繁、耳稻輪作、特色食用菌(長根菇、側耳、木耳、大球蓋菇、靈芝、滑菇等)生態栽培等一系列高原特色食用菌產業化技術體系與示范基地。
(二)科技成果轉化
1、成果示范與科技服務
完成各項成果推廣示范面積401.5萬畝(任務指標400萬畝,完成率100%);培訓農業科技骨干人數4614人(任務指標500人,完成率922%);省級及以上媒體宣傳15次(任務指標8次,完成率187%);扶貧投入20萬元(任務指標人均1000元,完成率200%);鄉村振興示范點4個(任務指標3個,完成率130%);與大理、麗江煙草公司、英茂、云天化、思農、海萍、興邁、春沐源等公司以及地方合作社合作,開展以技術服務為主的成果轉化工作,服務行業龍頭企業7家(任務指標5家,完成率140%);新轉化科技成果(品種、技術、工藝等)4項(任務指標4項,完成率100%);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凈收益15.5萬元(任務指標15.5萬元,完成率100%);科技成果轉化收入165.59萬元(任務指標110萬元,完成率150%)。
(1)品種示范推廣
優質稻,在昭通、楚雄、曲靖、昆明、玉溪、大理、紅河、麗江8個州市推廣適宜當地種植的優質水稻新品種,配套高寒稻區病蟲害綜合防控栽培技術和稻田養魚示范。蕎麥新品種,在昭通、麗江、曲靖示范推廣云蕎系列品種3個、白燕系列品種2個。秋播大麥崗位體系培育的大麥新品種示范推廣139.2萬畝,每畝增產41.9千克,共增產5827.3萬千克,新增產值11654.6萬元,其中在云南推廣啤酒大麥品種6個,在云南、四川及重慶示范推廣云飼麥系列啤飼兼用大麥品種4個。云飼麥1號和云啤18號入選2020年云南省農業推廣主導品種。
(2)對外開展轉基因與病毒檢測服務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昆明)轉基因檢測室,為華坪縣、廣西、華中農業大學、云南農業大學、蒙自、元江、云南禾樸農業、麗江、云南農科院糧作所等政府和企事業單位提供檢測服務。完成農業農村部轉基因檢測能力驗證,全部項目合格率100%。
為云南省植保植檢站以及云南省內多個縣市植保站、大理州煙草公司和麗江市煙草公司工廠化漂浮苗、英茂公司種苗及種薯基地、思農公司元謀工廠化育苗基地、昆明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富源魔芋研究所科技示范園、大理春沐源公司等提供了病毒病害疑似樣品、各類農經作物種苗、種芋、種薯的病毒檢測及種類鑒定技術服務,共檢測馬鈴薯種苗種薯病毒、香石竹、蘭花、柑橘、檸檬以及煙草等樣品11808份,并成功獲得馬鈴薯脫毒種薯6個。
(3)通過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加強新技術推廣應用
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云南省方榮祥院士工作站、云南思農蔬菜種業有限公司暨張仲凱專家基層工作站、華業為農服務中心共同擬定了元謀冬早春蔬菜病毒病綠色防控示范實施方案,通過早期監測預警和源頭防控以及綠色防控技術的集成示范,有效減輕病毒病的危害,為元謀蔬菜綠色食品牌創建提供技術支撐。與云南省農科院富源魔芋研究所合作啟動實施曲靖市張仲凱專家工作站,從病害綠色防控、無病種芋生產、高效輪作與間作等開展系統研發,形成技術標準,促進富源縣魔芋特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邀請云南省林業與草業科學院、云南省煙草農業科學研究院、云南省農科院富源魔芋研究所專家,共同到昌寧縣開展了鄉村振興科技引領示范項目培訓,包括核桃提質增效、核桃林下魔芋栽培、魔芋與烤煙病蟲害綠色防控、“核桃+魔芋+巨菌草+養殖”復合發展模式、農產品品牌創建等內容,累計培訓基層農技人員與種植戶720人次。
2、科企合作
與云天化集團天騰化工有限公司合作開展微生物菌劑產品開發與推廣應用,合同經費50萬元,本年度到位合作經費為25萬元。與云南省煙草公司大理州公司、麗江公司等企業合作,開展煙草及蔬菜病害檢測技術服務和成果轉化工作。與大理春沐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生產期番茄有害生物的監測及鑒定以及指導防控。煙草企業合作開展彌勒虹溪煙區產業綜合體水旱輪作“優質特色稻深度開發與利用”項目。與華業為農服務中心、維基科技、綠昊、天質弘耕數字化農業、龍氏肥業等公司達成了蔬菜綠色食品牌創建、水處理與農作物廢棄物生產有機肥的質量檢測、智能化實驗室與示范基地建設等合作意向。與西雙版納熱帶作物研究所合作開展橡膠粒子凝聚度超維結構觀察技術服務;食藥用菌研究中心與會澤守望者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和騰沖市華盟旅游資源開發有限公司開展黑皮雞樅、銀耳和塊菌栽培技術合作。
3、科技扶貧
扶貧工作穩步推進,以食用菌、魔芋等產業技術為抓手,結合地方特色與優勢,開展林下食藥用菌、魔芋等產業幫扶工作,結合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分別在院所掛幫點景谷縣順南村、益智鄉開展林下花魔芋和珠芽魔芋示范,在武定縣插甸鎮老木壩村、個舊市白云山、瀘水縣老窩鎮、祿勸縣雪山鄉、硯山縣林草局試驗基地等地開展白肉靈芝林下栽培示范,取得較好的科技成果展示和示范效果,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科技支撐作用。
開展技術服務和培訓工作:為怒江州瀘水市開展羊肚菌核桃林下栽培技術服務。在彌勒虹溪鎮開展“優質水稻綠色高效生產技術培訓會”。在牟定縣開展優質水稻綠色高效生產技術講座和實地田間培訓。在昭通市開展蕎麥、燕麥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控技術培訓和田間指導。在元謀參與縣農業局植保站組織的“蔬菜病毒病綜合防控及病原檢測技術培訓”。
扶貧資金支持20余萬元:采購10余萬元優質魔芋種芋發放到景谷縣順南村掛包戶,并現場指導農戶種植林下魔芋30余畝。向院扶貧掛聯村捐贈了價值5千元的農藥、肥料,專門組織了魔芋種植現場培訓會2場;以實物(白肉靈芝菌包)的方式投入折合資金6萬元,林下栽培白肉靈芝20畝; 云南省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2020年工作經費中,4萬元用作香格里拉青稞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扶貧投入。
4、知識產權轉化
開展了食用菌、燕麥、蕎麥、大麥和水稻新品種及花卉、果樹種苗病毒檢測新技術應用及示范推廣。
5、新產品開發
開發新產品6個(云資粳49號、云資粳51號、云資秈58號、云資紅23號、云啤3號、云啤20號),進行新品種試驗,其中云資紅23號榮獲首屆云南省農業科學院優質米品鑒大賽銀獎。
6、媒體宣傳報道
云南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利用推進工作會在人民網、云南日報、云南網上作了報道;高原野生稻種質資源圃在新華網、云南新聞聯播、學習強國上作了報道;在彌勒舉辦“水稻綠色性狀新種質資源展示交流會議”,參會人數60余人,邀請華中農業大學、武漢雙綠源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所、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環資所、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作所等6位專家作了學術交流,會議在經濟日報等媒體上報道,取得很好的社會效應。
(三)條件平臺建設
1、基本工作完成概況
(1)完成公共實驗室電子顯微鏡搬遷及實驗室提升改造136萬元,重點實驗室通風廚提升改造10.9656萬元;
(2)完成新增電子顯微鏡配套設備6臺套共203.2萬元,其他常規儀器設備29臺套共63.911萬元。
(3)完成實驗基地投入94.9882萬元,主要包括在科研實驗基地的材料、地租等投入。
(4)完成科研信息化6.8641萬元,主要包括購買電腦、打印機、掃描儀等電子設備共19臺套。
(5)完成資源庫圃任務475.3187萬元,主要包括種質庫運轉經費15.3187萬元,云南國家野生稻種質資源圃460萬元。
(6)玉溪市高端人才創新示范基地項目20萬元。
(7)在云南省農科院富源魔芋研究所設立曲靖市張仲凱專家工作站,已啟動實施;在院掛幫地景谷縣興邁農業公司設立云南省丁銘基層專家工作站。
2、重點及亮點工作完成情況
(1)實驗室整體搬遷和實驗室升級改造工作
完成了透射電子顯微鏡實驗室的提升改造和兩臺透射電子顯微鏡的搬遷安裝調試工作。完成了實驗室通風廚的升級改造。
(2)完成云南國家高原野生稻種質資源圃項目的年度建設任務
云南國家野生稻種質資源圃項目,已在勐海核心圃和元江備份圃兩地開工建設?,F已完成460萬元的投資。
(四)人才隊伍建設
1、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
所黨政班子多次專題研究人才隊伍建設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推進學科團隊與隊伍建設。一是優化學科團隊建設。按照院統一安排部署,在原有省部級創新團隊與院創新團隊基礎上,遴選出6個創新團隊,完成團隊近中長期建設任務目標規劃與崗位職級設置及崗位聘任工作。2人晉升研究員,3人晉升副研究員,1人入選云南省“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人入選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1人獲云南省“2019年云南省引進高層次人才享受政府購房補貼和工作經費”資助人才(三等),2人考取云南農業大學博士生。與云南大學農學研究員聯合培養碩士生,5人被聘為碩士生導師。目前在站培養的博士后2人,聯合培養博士生8人,碩士生19人,指導本科實習生45人。
2、加強領導干部的培養和選拔
1人晉升正處級干部,2人晉升副處級干部。新聘任團支部書記、女工委主任各1人(正科)。
(五)黨的建設
1、加強組織領導,切實發揮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
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所長負責制”的領導體制,全面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所黨委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把“政治建設是第一建設、政治標準是第一標準、政治能力是第一能力”的要求貫徹到研究所各項工作的全過程。各級黨組織和黨員職工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所黨委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
2、加強組織建設,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
2020年9月1日,成立生物所“兩委”,進一步強化了組織建設。全年召開黨委和支委會20余次,黨建工作會議2次,黨建工作推進會議4次。制定所黨委2020年理論中心組學習方案,共組織召開了8次所理論中心組學習會。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積極穩妥做好發展黨員工作,1名同志接收為預備黨員,2名同志列為入黨積極分子培養。
3、加強思想建設,不斷提高黨員的政治素質。
結合全院創建全國文明單位和昆明市創新全國文明城市,全體黨員和廣大職工積極投身其中,在思想道德、社會公德和志愿服務意識等方面得到了極大提升。組織所屬各支部開展“黨建在我心中的位置專題組織生活會”和“汲取秦光榮案深刻教訓專題組織生活會”,與省財政廳科教文化處黨支部與我院計劃財務處黨支部開展支部結對共建1次,與所團支部在院嵩明科研基地開展黨群共建1次,與院條件平臺處黨支部結對共建1次;抓實意識形態工作,成立所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并審核簽訂所2020意識形態工作責任清單。認真開展“三個一”家風警示教育。
4、加強作風建設,不斷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環境。
組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領會黨的政治、組織、廉潔、群眾、工作和生活六大紀律深刻內涵,以此為監督內容,強化全面監督,引導黨員干部自覺養成在被監督的環境下開展工作的良好習慣。針對所的實際,所黨政主要領導為全體職工上了2堂廉政黨課;加強對節假日期間紀律作風建設的監督檢查,認真開展日常紀檢工作,抓好集中整治工作,切實加強元旦、春節、五一、端午、國慶中秋“雙節”等節假日期間作風紀律監督檢查。全面查找監督執紀監察各環節風險隱患,強化自我監督,自覺接受黨內監督和社會監督,時刻做到在陽光下行使黨內監督權力;對不規范、不作為、不自律的行為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用鐵的紀律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隊伍,有力維護了黨的形象和黨風黨紀。認真開展吃空響專項整治,認真配合省紀委駐農業農村廳紀檢組的監督檢查。
5、加強制度建設,不斷提高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
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制定了《2020年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并層層簽訂落實,黨委主要負責人與班子成員和、科(室)、中心主要負責人以及班子成員與分管科室主要負責人按時簽訂了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承諾書,共簽訂主體責任承諾書20余份,確保責任落實到位。
6、加強反腐倡廉建設,不斷筑牢防線。
2020年開展廉政黨課4次,開展警示教育和家風教育“三個一”系列活動黨課1次。組織全體黨員觀看《叩問初心》《政治掮客——蘇紅波》等警示教育宣傳片;推進省委巡視指出問題整改,全面開展自查自糾并梳理5個方面60個整改問題,由各班子成員跟進實施銷號整改,在違規發放各類津補貼、清理橫向合作項目、追回多撥付耀奇公司項目經費等重點整改問題上,生物所黨政領導班子高度重視,積極推進整改,班子會、專題會、溝通會達50余次,并多次向負責牽頭各項整改工作的院職能處室報告整改進度。2020年下半年,分別開展了中秋、國慶雙節廉潔提醒,倡導反對浪費和奢靡之風,專項整治領導干部違規借貸問題。
7、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
始終強調黨建和科研業務齊頭并進,做到同部署、同推進;始終要求日常黨建與科研業務工作有效銜接、深度結合。組織慶祝建黨99周年慶?;顒?;落實共產黨員“政治生日”制度;認真做好黨費收繳、管理、使用工作和黨內統計工作,生物所黨委共收繳黨費1.7萬余元;建立黨建園地專欄,所網站新增黨群工作欄,加強黨委工作QQ群、微信聯絡群使用管理,完成科研樓宣傳展板制作及安裝工作;堅持“黨建帶群建、群建服務黨建”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工青婦作用,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組建“生物所抗擊新冠防疫群”,科學調度安排疫情防控工作。今年1月30日以來,先后下發了《關于成立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等4個規范性文件,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措施。以科室、中心為單位,先后4輪開展了摸底排查,全面掌握了目前全所107名在職職工、41名離退休職工、21名臨聘人員、19名學生、訪問學者包括來所的外國專家共188名人員的出行路線、居住地點、健康狀況等信息,并在所防疫群堅持健康日報制度,在所QQ、微信群累計轉發疫情防控相關信息90余條,匯聚正能量,增加警惕性和辨別力,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于正式復工后組織全體職工開展疫情防控大家談活動,結合全國防控工作談所見所聞,談理解收獲,并撰寫心得體會60余篇;加強所的信息宣傳力度,2020年,共在院、所網站發布信息共80條,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6條。
二、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納入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部門2020年度部門決算編報的單位共1個。其中:行政單位0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0個,其他事業單位1個,為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
(二)部門人員和車輛的編制及實有情況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部門2020年末實有人員編制117人。其中:行政編制0人(含行政工勤編制0人),事業編制117人(含參公管理事業編制0人);在職在編實有行政人員0人(含行政工勤人員0人),事業人員105人(含參公管理事業人員0人)。
離退休人員41人。其中:離休0人,退休41人。
實有車輛編制4輛,在編實有車輛1輛。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表
(詳見附件)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沒有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沒有使用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支出,故《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無數據。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部門2020年度收入合計4,147.84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3,179.36萬元,占總收入的76.65%,比上年度3,580.95萬元減少401.59 萬元,減幅11.21%;上級補助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事業收入855.41萬元,占總收入的20.62%,比上年度944.94萬元減少89.53 萬元,減幅9.47%;經營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附屬單位繳款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其他收入113.07萬元,占總收入的2.73%,比上年度39.61萬元增加73.46萬元。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部門2020年度支出合計4,488.66萬元, 比上年度4,351.46萬元增加137.20 萬元,增幅3.15%。其中:基本支出2,043.86萬元,占總支出的45.53%,比上年度2,075.77萬元減少31.91 萬元,減幅1.54%;項目支出2,444.8萬元,占總支出的54.47%,比上年度2,275.69萬元增加169.11 萬元,增幅7.43%;上繳上級支出、經營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共0萬元,占總支出的0%。
(一)基本支出情況
2020年度用于保障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機構正常運轉的日常支出2,043.86萬元。比上年度2,075.77萬元減少31.91 萬元,減幅1.54%,主要原因為正常人員變動。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人員經費支出1,877.53萬元,占基本支出的91.86%。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辦公設備購置等公用經費166.32萬元,占基本支出的8.14%。
(二)項目支出情況
2020年度用于保障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為完成特定的事業發展目標,用于專項業務工作的經費支出2,444.8萬元。比上年度2,275.69萬元增加169.11 萬元,增幅7.43%,主要原因是通過競爭獲得的科研項目增加。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部門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3,464.79萬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77.19%。比上年度3,404.05萬元增加60.74萬元,增幅1.78%,主要原因:一方面在職人員職務職稱變動,政策性工資標準調整導致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增加;另一方面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資金安排的項目支出較上年增加。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80.45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2.32%。
構成為:“2011099其他人力資源事務支出” 80.45萬元,主要用于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專業技術人才專項獎勵培養管理經費1.60萬元、2020年度省級人才發展專項資金20.00萬元;
“2013299 其他組織事務支出” 58.85萬元,主要用于云嶺學者2019年度培養經費7.99萬元,調整部分省級部門項目經費50.86萬元。
2.科學技術(類)支出2,617.33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75.54%。
構成為:“2060206專項基礎科研” 30.08萬元,用于2020年云南省科技計劃(省本級)第一批、第二批項目經費;
“2060301機構運行” 1,593.33萬元,用于2020年部門預算項目;
“2060302社會公益研究” 336.00萬元,用于省農業科學院2020年項目資金、省農科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公共實驗室電子顯微鏡設備購置資金;
“2060499 其他技術研究與開發支出” 70萬元,用于2020年云南省科技計劃(省本級)第二批項目經費;
“2060503科技條件專項” 198.81萬元,用于2020年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資金、2020年科技項目補助資金;
“2060901 科技重大專項” 164.00萬元,用于2020年云南省科技計劃(省本級)第一批、二批項目經費;
“2060902 重點研發計劃” 184.28萬元,用于2020年云南省科技計劃(省本級)第一、二批項目經費;
“2069999 其他科學技術支出” 40.83萬元,用于2020年“三區”人才支持計劃科技人員專項計劃中央補助資金。
3.社會保障和就業(類)支出186.24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5.38%。
構成為:“2080502事業單位離退休”2.21萬元,用于我單位2020年離退休人員公用經費;
“2080505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 178.93萬元, 用于我單位2020年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費單位部分繳費支出;
“2080506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繳費支出” 5.10萬元,用于我單位2020年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單位部分繳費支出;
4.農林水(類)支出438.06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12.64%。
“2130106 科技轉化與推廣服務” 357.54萬元,用于2019年省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授權支付額度結余;
“2130135 農業資源保護修復與利用” 80.52萬元,用于2020年現代農業支撐體系專項中央基建投資預算。
5.住房保障(類)支出142.71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4.12%。
構成為:“2210201”住房公積金”142.71萬元,主要用于我單位2020年職工住房公積金單位部分繳費支出。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部門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預算為13.39萬元,支出決算為1.97萬元,完成預算的14.71%。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為0萬元,完成預算的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為1.55萬元,完成預算的11.58%;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為0.42萬元,完成預算的3.14%。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小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單位嚴格執行省級行政事業單位公務用車定點保險、定點維修、定點加油的相關規定;規范公務用車管理,堅決杜絕公車私用,因此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數小于預算數。二是我單位嚴格執行中央和省關于公務接待管理的各項規定,規范公務接待管理。嚴格執行公務接待標準,嚴格控制公務接待經費總量、陪同人員,嚴格執行公務接待結算規定。按規定標準安排來賓食宿和車輛,不搞超規格、超范圍接待,切實有效控制公務接待費支出,所以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小于預算數。
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比2019年減少0.06萬元,下降3.07%。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0萬元,增長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減少0.28萬元,下降15.33%;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增加0.34萬元,增長446.97%。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我單位自覺與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始終高度重視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管理,堅持厲行節約,反對奢侈浪費,切實有效控制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
(二)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萬元,占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1.55萬元,占78.88%;公務接待費支出0.42萬元,占21.12%。具體情況如下:
1.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萬元,共安排因公出國(境)團組0個,累計0人次。
2.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1.55萬元。其中:
公務用車購置支出0萬元,購置車輛0輛。
公務用車運行維護支出1.55萬元,開支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的公務用車保有量為1輛。主要用于所需車輛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
3.公務接待費0.42萬元。其中:
國內接待費支出0.42萬元(其中:外事接待費支出0萬元),共安排國內公務接待3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25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
國(境)外接待費0萬元,共安排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部門2020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0萬元。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生物所資產總額5650.86萬元,其中,流動資產1520.77萬元,固定資產凈值為1693.16萬元,對外投資及有價證券0萬元,在建工程2436.93萬元,無形資產0萬元,其他資產0萬元(具體內容詳見附表)。與上年相比,本年資產總額減少144.51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減少85.85萬元。處置房屋建筑物4428.61平方米,賬面原值560.62萬元;處置車輛0輛,賬面原值0萬元;報廢報損資產24項,賬面原值421.15萬元,實現資產處置收入0.28萬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賬面原值0萬元,實現資產使用收入0萬元。
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表 |
|
||||||||||||||||||
|
|
|
|
|
|
單位:萬元 |
|
||||||||||||
項目 |
行次 |
資產總額 |
流動資產 |
固定資產 |
對外投資/有價證券 |
在建工程 |
無形資產 |
其他資產 |
|
||||||||||
小計 |
房屋構筑物 |
車輛 |
單價200萬以上大型設備 |
其他固定資產 |
|
||||||||||||||
|
|||||||||||||||||||
欄次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
合計 |
1 |
5650.86 |
1520.77 |
1693.16 |
310.23 |
0 |
308.84 |
1074.09 |
0 |
2436.93 |
0 |
0 |
|
||||||
|
|
|
|
||||||||||||||||
填報說明:1.資產總額=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對外投資/有價證券+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其他資產; 2.固定資產=房屋構筑物+車輛+單價200萬元以上大型設備+其他固定資產; 3.填報金額為資產“賬面原值”。 |
|
|
|||||||||||||||||
|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2020年度,部門政府采購支出總額446.24萬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273.27萬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172.97萬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0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437.33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98%。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部門績效自評情況詳見附表(附表10-附表12)。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無。
六、相關口徑說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員經費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公用經費包括商品和服務支出、資本性支出等人員經費以外的支出。
(二)機關運行經費指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經費支出。
(三)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及部門預算管理有關規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指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牌照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指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用車指用于履行公務的機動車輛,包括省部級干部專車、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費用。
(四)“三公”經費決算數:指各部門(含下屬單位)當年通過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結轉結余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數(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1.財政撥款收入:反映單位本年度從本級財政部門取得的財政撥款,包括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
2.事業收入:反映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事業單位收到的財政專戶實際核撥的教育收費等資金在此反映。
3.其他收入:反映單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項收入,包括未納入財政預算或財政專戶管理的投資收益、銀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贈收入、現金盤盈收入、存貨盤盈收入、收回已核銷應收及預付款項、無法償付的應付及預收款項等。
4.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經費支出。
5.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6.科學技術(類)應用研究(款)機構運行(項):指應用研究機構的基本支出。
7.科學技術(類)應用研究(款)社會公益研究(項):指從事衛生、勞動保護、計劃生育、環境科學、農業等社會公益專項科研方面的支出。
8.社會保障和就業(類)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事業單位離退休(項):指實行歸口管理的事業單位開支的離退休經費。
9.社會保障和就業(類)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項):指機關事業單位實施養老保險制度由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支出。
10.社會保障和就業(類)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繳費支出(項):指機關事業單位實施養老保險制度由單位實際繳納的職業年金支出。
11. 社會保障和就業(類)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其他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項):指其他用于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方面的支出。
12.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類)行政事業單位醫療(款)事業單位醫療(項):指財政部門集中安排的事業單位基本醫療保險繳費經費。
13.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類)行政事業單位醫療(款)公務員醫療補助:指財政部門集中安排的公務員醫療補助經費。
14.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類)行政事業單位醫療(款)其他行政事業單位醫療(項):指其他用于行政事業單位醫療方面的支出。
15.住房保障(類)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積金(項):指行政事業單位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規定的基本工資和津貼補貼以及規定比例為職工繳納的住房公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