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貫徹落實云南省科技廳與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聯合開展的“百團千員助農增收行動”和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昆明綜合試驗站的松露保育促繁技術試驗示范工作,2022年6月22至26日,“貢山縣食用菌產業農科服務團”團長蘇開美研究員帶領團隊成員李樹紅研究員和李娥賢助理研究員赴貢山開展科技服務。
6月24日上午,服務團啟動會議與“貢山縣松露莊園項目推進會”同時召開,怒江州政協副主席楊向群、怒江州科技局局長和春梅、州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興濤、州科技局信息所張全福副研究員、貢山縣副縣長余春艷等一共28人參加了會議。會上,蘇開美做了“塊菌栽培及資源修復”的科普報告,報告從世界塊菌的分布、種類及產量,塊菌逐年減少的原因及資源恢復技術措施等方面進行了講解。蘇老師的報告圖文并茂、生動有趣、是對塊菌知識及栽培管理技術的全面科普。
接著,李樹紅針對塊菌產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進行了歸納講解,全世界已發現的塊菌有80多個物種,云南有40多個物種,云南是世界塊菌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目前全世界塊菌的產量在350-400噸(鮮品),中國的塊菌開發利用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年產量約1500噸,由于掠奪式采集導致菌塘破壞,塊菌產量急劇減少,目前已不足300噸,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塊菌產自云南,所以說云南是世界塊菌的主產區之一;貢山塊菌皮黑、瘤突大、果形圓,菌肉口感圓潤,香氣濃郁,是塊菌中的上品,貢山是中國塊菌的核心產區,產量也從上世紀的100噸多噸下降到現在的15-20噸。李樹紅提出:貢山塊菌的產業化發展急需解決以下問題:1、資源保護及生態修復,從保證產量和提高質量方面下功夫;2、保鮮技術方面,科研技術與市場主體結合起來解決保鮮的技術瓶頸,讓貢山塊菌進入北上廣以及國外市場,提高鮮品價值;3、全產業鏈開發。通過保育促繁、菌根苗種植等穩住一產,保障產量;通過成分檢測和品質分析等方式用數據論證,闡明貢山塊菌的質量優勢;做貢山塊菌“三品一標”建設,打造貢山塊菌品牌。4、塊菌文化發掘,探索貢山塊菌的文化源頭以及文化亮點,增加貢山塊菌的溢價值??傊?,貢山塊菌的發展應走可持續發展,全產業鏈發展的道路。
接著,參會的州、縣、鄉和企業代表發言。余春燕介紹:貢山縣松露莊園建設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由生物所“貢山縣食用菌產業農科服務團”提供的1500株菌根苗已全部完成種植,莊園60余畝的核心區建設已基本完成,是全州最具特色莊園之一。最后,楊向群做了總結發言,貢山松露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各部門的積極作為,希望政府部門、企業和科研單位共同發力,并形成合力將貢山松露產業做大做強。
6月24日下午至25日,“貢山縣食用菌產業農科服務團”一行在貢山塊菌莊園基地負責人古春榮等的帶領下,到莊園查看了塊菌苗的種植及生長情況,并現場介紹塊菌苗的管護技術,到保育促繁基地進行現場檢查指導,并進行菌塘樣品的采集。通過現場檢查,保育促繁試驗示范基地經過近兩年的建設,塊菌菌塘結構得到逐漸修復,菌塘的功能逐步得以恢復,為“貢山縣松露莊園項目”建設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審核:李樹紅)